疫情下,市农科院“蘑菇园丁”刘世玲团队线上指导菇农
“这段时间注意通风和温度,还有哪些方面要注意呢?”夷陵区黄花镇张家口村食用菌合作社负责人雷海2月4日发来求助微信。张家口村是第一次种植羊肚菌和大球盖菇,由市农科院微生物所全程提供技术指导。目前正处于出菇前的关键时期,我院“蘑菇园丁”刘世玲就如何通过大棚通风措施,严格控制温度进行了详细的指导和说明,并叮嘱负责人每天在微信上传送照片进行实时指导。
每年1月—2月,是珍稀食用菌羊肚菌、大球盖菇出菇前和出菇的关键管理时期,今年由于这场特殊的疫情,微生物团队无法前往各种植基地进行实地指导。为解决公司、合作社和菇农在技术上的燃眉之急,尽量减少疫情带给食用菌产业的损失,刘世玲带领微生物研究所团队利用微信、QQ等线上交流方式,为菇农们在线答疑解惑。
1月27日,当阳市坝陵街办照耀村广耀合作社负责人程建华发来多张羊肚菌基地照片,“刘老师,您帮我看看这是不是原基?”刘世玲当即回复照片中就是原基且羊肚菌马上就要出菇,并告之现阶段如何加强温湿度管理。在团队的精心指导下,2月10日,该基地羊肚菌顺利出菇。
长阳坤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夷陵区三斗坪银罡桑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远安宏林馨香食用菌合作社、重庆忠县野鹤镇食用菌合作社等等,多个基地和菇农也纷纷向微生物团队报告基地情况,并咨询现在和后期管理方法。刘世玲及其团队逐一详细回复了各基地问题,并针对不同情况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在微信上保持实时互动,确保各种食用菌顺利出菇生长。
此外,团队成员李克彬和夏辉已完成重庆忠县野鹤镇大球盖菇盐渍菇生产车间设计方案,并已交付对方开始实施。